资本主义国家的“残酷”性

钱到花时口袋浅,“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小时候没有机会读很多古典名著,只好照猫画虎,硬着头皮摘抄下,“残酷”有凶狠冷酷之意。该词似乎最早出现在《汉书·陈万年传》,“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於吏民。”

“残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缺乏,只是见多不怪。如同爱吃辣椒的人,久经辣的熏陶,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对辣刺激性的忍耐力。有一个专用名词,叫“阈值”。举个例子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家争先恐后洋插队的时候,英语考试中有一个针对英语为非母语的申请人美其名曰叫“托福”的,几乎为必考项目。中国大陆考区的考生如同考试机器,满分(620 分)或者说 600 分以上的人数很多。美国大学的录取分数本来是 500 分或者说 550 的,大陆的考生需要 580 分或者 600 分以上才可以一样同等对待。否则,美国的大学成了中华大学了; 获得诺贝尔奖的老先生就不必背井离乡,离开美国,来到大陆,拄着拐棍,让教授做助教,奉献风蜡烛残年时的绵薄之力。

还有一种“残酷”,便是贪官恶吏的攀比自尊心。明代《笑林广记》中提到,一小县令接到调任,老百姓欢天喜地,送来一幅巨匾,“天高三尺”。县太爷仔细琢磨才明白,当地人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坑苦了黎民百姓,搜刮民膏,犹如掘地三尺。早期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近代史的“连长,连长,半个皇上;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是另外一种生动活泼的描述。在“闷声发大财”的潜移默化下,查出来张榜公布的前赴后继各级公仆,贿赂指数节节攀升,也是一种残酷的表现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这里提到的“残酷”则是指在美国社会里,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在一个公司希望在一个岗位上“永做革命的螺丝钉子”好像已经成了奢侈。一个夏季周五的下午,我在办公楼的走廊,遇见一位认识的四五十岁的女同事。她慢慢走过来对我说 :“我被炒鱿鱼了,今天就是最后一天。”吃惊的我只好上前抱抱,祝愿她以后一帆风顺。就像有人形象地表述,大家都只是人事部门表格里的一个数字。不久前有位作者在网上提到,他刚从一个公司工厂办公室里把修好的电脑领出来,后面就进来两个人,一个是保安的头儿,另一个是新人手抱电脑。五分钟之后等他再次路过那个格间的时候,那个格子就易主了:新人坐在里面,旧人默默地正跟随保安出门。有的公司做法好像比较文明些:先召集所有的人去会议室开会,除了那个将要被保安领出去的人。当然会议室里大家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叽叽喳喳地,因为没有什么议题讨论,就是等被开的人被带着离开办公区域。

令我不能忘怀的还有一张人事变动通知,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仁 :

今天我想让大家知晓一个人事变动。A 先生 , 研发总监和我同意对他本人和公司的最好决定是他去公司外部去探索新的职业机会。今天就是他在公司的最后一天。我在此感谢他过去 15 个月来对公司的贡献。我们祝愿他前程似锦。展望未来,我们马上开始寻找接任者。B 先生将兼任过渡时期的研发总监。

谢谢大家在此期间的大力支持。

“残酷”性到达一定程度 , 就是文明。想来想去还是有些国内的招聘广告一目了然,“软件编程,两年经验以上,男性,30 周岁以下”。内容简洁明了,让人望而却步,省却了多少的麻烦或者“残酷”。

本文节选自关东胜作品《美国花楸》。

作者简介:关东胜,艺美网专栏作家,工学博士(美国)、工商管理硕士(美国)。曾任教于京城高校,现定居美国,从事食品安全和品控工作。

本文为关东胜先生授权艺美网独家首发,未经艺美网书面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 资本主义国家的“残酷”性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