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说》想到“伯乐文化”

刘宏炎/文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有一篇很有名的短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因为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被广为传颂,并被收录在初中课本里。作为中国考试制度走出的人,我自然对这篇文章不陌生。然而曾经的阅读和学习,不过是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字解文,记诵文字而已,缺乏深刻的理解。当自己走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经历过也看到种种社会生态,然后捧起再读的时候,才发现它背后有着深厚的意蕴!

从文章字面理解,它讲千里马的成长、培养和发现。如果我们向深层追问,会发现它更是在说人才的成长,环境很重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有伯乐,然后才能有千里马。千里马到处有,但伯乐并不是哪都有的。)

为什么说要先有伯乐呢?当然不是伯乐先出生,然后千里马才降世,而是要有赏识千里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培育,养成千里马。它强调人才的成长,除了个人的努力,在某方面具有一定特长之外,伯乐的扶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提高到没有伯乐扶持,人才就无法脱颖而出,无法成就自己,无法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翻阅典籍,从古至今每个有才能的名人都有成长和成功的故事。如果注意分析,你会发现哪个都离不开他人(伯乐)的扶持。即使自称自学成才的,如果离开人们的口口传颂,他恐怕也只能是泯然众人之一。尽管口口传颂的百姓我们习惯性不将其列属在“伯乐”行列,但因为他有“传颂”之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人才的促成作用,所以称其有“伯乐”之功也不为过。

以上是对文章的顺解,也就是通常对这篇文章都这样解读。但如果我们反过来不看人才怎样成长,而是看有些地方缺乏人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之所以这里人才不多,并不是缺少具备人才潜质的人,而是缺少他人的支撑,说白了就是缺少伯乐。再往大里想,是不是人们的观念当中太看重自我,而缺少成就他人的伯乐文化?或者说人们只是过于注重看到人的缺点,而用苛刻的目光忙着对每个人求全责备,却忽视了人群中具有优秀特质的人,忽视了他们的优秀特质对区域社会的价值。将一个有优秀特质的人像众人一样看,去戳他的弱点,忽略他的优秀特质,让他自生自灭,他只能泯然众人。或者戳恼了,他反而成了“害群之马”也未可知!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的智商极高和极低的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智商在常人区间。人才往往并不一定只是那部分极少数智商超高的人,而大多是从常人区间脱颖而出,或者在极低区间出来也有之。

将这个结论放在我们教育领域。我们的考试制度一定程度上给了超常和自律孩子一定的发挥空间,但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童年时期,他们无法经过正常渠道走向人生高峰,因为教育者无法容忍他们的缺点。值得庆幸的是,爱因斯坦们通过个人努力和家人的扶持,最终还是登上了亮丽的巅峰。什么人是这些人的伯乐?什么人让这些千里马脱颖而出?为什么不是他们的老师呢?

每次想到这些人的故事,作为教育者我们都会反思自己,并勉励自己改变对孩子的态度——也许你的教鞭下是瓦特……然而,我们在真正改变态度,用赞美来面对孩子的时候,往往总会困在寻找他的优点,而最终不得不放弃。

怎样成为伯乐?很值得教育者思考——作为教育者,该怎样将心放在孩子成长的大中轴上,从心理上、技能上、道德上、知识上,甚至精神品质上发现孩子的优秀特质。看重优秀特质,将优秀特质放在比缺点更高、更重要的位置。给孩子一个好的保护和扶持,唯孩子的成长施策。就像培育一棵盆景,看着它最美的主枝、芽点,连同其它叶子一起养护。定期修剪掉不美部分,然后让它继续生长,然后再修剪,有朝一日盆景的芽点枝叶长到理想程度,修掉不美的部分,它便成了一棵金贵的盆景!

当然,伯乐品质并不只是教育领域的事。将目光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视角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在很多区域——小到一个村镇、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县、地区,人才很难脱颖而出已经成了大问题。如果用伯乐文化来分析,不难得出结论——人群中自顾自勾心斗角,搞小聪明游戏盛行,要么在小圈子里搞权钱交易,无能的人、不能成为伯乐培养人才的人占据了主要位置,自然,缺少培养人才的环境,人才便只能听从命运泯然众人,或者选择远走他乡,另谋出路。

曾经有一个阶段,有个口号叫“留住人才”。然而,高薪或者许以重任留住人才往往只是暂时的,如果区域内社会生态始终停留在游戏、交易,而缺乏具有支持他人精神的“伯乐文化”的话,最终还是难免人才远走他乡。

“伯乐文化”需要一个区域的人有广泛的互利互惠的观念。从区域的领导层到最普通一线职工,大家都秉持一种理念上尊重人才,舆论上维护人才,行动上支持人才,人才成长才能有一片沃土。这样的区域我们才感受到希望,我们才敢于期望未来!

当然,要建立“伯乐文化”先要清晰“人才”概念,需要明确“人才”不等于十全十美的人,他只是在某一领域有专长。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有缺点就将其排除在外。这种“伯乐文化”的逻辑体系需要从上到下,从小到大各个层面的融入。比方说,一个学生具有钻研精神老师及时给与语言肯定;通过钻研解出一道别人解不出的难题,老师表扬;参加竞赛为班级或者集体获得了荣誉给予奖励。这些是在人才自我成长层面的支持。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教师还可以给予更高层次的难题,让孩子获得自己成长环境涉及不到的更好的成长。其他领域也是一样,区域内要鼓励并且上层要做好表率,才能从建立“伯乐文化”沃土开始,逐渐形成氛围,并通过人才成长提拔机制逐渐将“伯乐文化”巩固下去。

当然,“伯乐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思路,也不是简单通过行政强制手段就能够实现。因为他是文化,需要区域内对这种文化深层次的阅读、思考,并通过不断实践和改革,最终才能够逐渐形成。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可以借鉴。

一个优秀的、有理想的区域领导才能有所作为。要实现理想,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人才队伍,而人才成长和人尽其才需要“伯乐文化”,否则只能人才流失,或者人才“泯然众人”。

《马说》中这样感叹——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像是一种呐喊,撼人心魄,难道我们不值得警醒吗?

  • 从《马说》想到“伯乐文化”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0年06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