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赵简子这件兵器能够洞穿什么

一件兵器!

非一般的兵器!

虎鸷博击戈!

沉睡在2500多年前的赵卿身旁。

幽冷。

渗透着血雨腥风……

1988年5月,在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发掘的一座迄今保存最好、获得资料最为丰富的大型春秋晚期墓葬和一座大型车马坑,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的重要收获。

该墓为坚穴土圹木椁墓,开口长11米、9.2米、深14米;木椁长8米、宽6.2米,四周积石积灰290立方。墓主人使用三重漆棺,四周殉人四个。共获得各类随葬品3134件,其中青铜器2100多件,包括青铜礼器148件,代表死者身份等级的两组七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高1米,口径1.04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大型车马坑面积110平方米,共有战车、仪杖车17辆,马44匹。

该墓共出土文物青铜器、玉器、金器,陶、木、骨、角、蚌、贝器俱全。青铜器数量多,种类全,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工具和生活用品皆有,且多为精品。所出乐器音质音色完好如初,车马坑规模宏大,遗迹保存完整。

赵卿墓规模之大,出土文物数量、种类之多、价值之重,都是当时罕见的。出土的文物中,很多都是绝世孤品,其中一件青铜随葬品——虎鹰博击戈成为此次发掘的最为重要的文物之一。其考古价值、历史价值和背后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价值,非常巨大。

赵卿墓出土文物的重要历史意义

该墓主人内棺附近,发现了一件刻有五个线刻文字的青铜戈。这五个字被考定为“赵孟作御戈”。此件戈被安放在墓主人身边,铭文又指明是御戈,说明它是墓主人自己使用的戈,是墓主人生前佩带的防身之物。根据考古推断,该墓主人据信是晋国的士卿赵简子鞅。

赵卿墓中随葬兵器约650件,远远超过同一时期的诸侯墓和卿大夫墓。墓主人腰间就佩有4把铜剑,棺内还有其他各类兵器逾40件,这些随葬品和墓葬的规模,以当时的规格来判断,已经超出了一个士卿的规格,甚至与诸侯不相上下。

赵卿墓的东北侧还陪葬着面积达110平方米的大型车马坑,赵卿墓发掘出的战车和战马数量大大超过了当时一些诸侯国国王的陪葬,可见墓主人赵简子鞅地位绝不一般。

而墓葬中的春秋大鼎,更是奇特。其中有两组七个青铜列鼎。在西周时期,对于鼎的运用很有讲究,也是有礼制规定的。比如,周天子用九鼎,各封国国君和以后的上大夫或者卿大夫用七鼎,下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而考古专家在春秋大墓中发现,它前后使用了二十七个鼎,并且它的正鼎是七个的、六个的、五个的,表明规格非同一般。

虎鹰博击戈体现赵简子的政治意图

在出土的这些礼器中,以虎鹰博击戈最惹人注目,这件青铜器物通长20.3、援长13厘米。前锋尖锐,援作三角形,中心透镂花纹。短胡,椭圆形銎腔,銎上部立雕猛虎与雄鹰博击形象。虎昂首张口,前爪紧抓雄鹰,鹰则伸颈翘尾,竭力反扑。虎身饰鳞纹、卷云纹,鹰身饰羽纹和重环纹。

该戈属于春秋晚期最重要的青铜器非战武器。作为权倾朝野的上卿,赵简子生前风光无限,文韬武略,对赵氏家族的再次兴盛起到了非常大的历史作用,而且对后来三家分晋的历史转折,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那么,赵简子生前所使用的、死后还要随葬的武器自然不是一般的武器,而上面的铭文,更不是随随便便刻上去的。

兵器本来属于征战的工具,但随着其意义的扩展,一些兵器被作为了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就象商周时期钺、戚等,到了春秋晚期则变得更为盛行。戈这种由农具转换过来的武器,也被赋予了权利和地位象征的意义。

戈作为战争的工具一般以光素无纹者居多,这是规模化制作武器和快速完成武器制作而用于战争的现实需要,有纹饰的戈则成为统治阶级和有一定地位武将的专属。所以,墓主人随身的五把戈,正说明了赵简子生前在晋国军功显赫。

首先,虎是武力的象征。虎乃武也,军之威也。盾有虎头之饰,剑有虎气之腾,弩有虎蹲之射。弓有虎韔之藏,虎兽饰幕,虎幄振起籍田之圃;虎路结居,虎落围经城堡之周。周武设卫,凭虎贲而灭商纣……

赵简子是一位非常能干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在晋国辅佐晋侯数十年,几经沉浮,最终成为分裂晋国的三股势力中的一股,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地位。他是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武威天下,一生征战,因此以虎自喻,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以,以虎才能真正代表赵简子统领下的赵氏家族,而那只与老虎互博的猛禽,代表什么意义呢?春秋时期,大多数诸侯国的图腾都是所谓的“玄鸟”,只不过各有不同,秦国是黑色的玄鸟,晋国的则是一只凶猛的鸷鸟。

所以,这只猛禽代表晋国是毋庸置疑了。而虎鹰博击戈上的虎鹰互博的图案,与赵简子墓的规格一样,同样展示了墓主人欲与晋侯同等地位的政治意图。

在赵卿墓中出土的“虎鸷搏击”图案,不止此一件。其中一个出土的匏壶精美绝伦,壶体似一匏瓜,盖呈鸷鸟形,双目圆瞪,尖喙大张,细长颈,短尾,一双利爪紧紧抓住两条扭动的小龙,肩腹部有一虎形捉手,从虎口衔环引出一条铰链,与壶盖的鸟尾相连。

而鸟尊的造型是一只昂首挺立、羽翼丰满的鸷鸟。鸷鸟鼓目圆睁,尖喙下勾,鸟喙上部在倒酒时可自由开启,鸟的背上附一虎形捉手,虎弓身伏首,后肢铰链与捉手之下的尊盖相连;鸟两足直立,与尾下的虎形支脚呈三足鼎立之势。构思之妙,可谓巧夺天工。

所以,与其墓葬的规格一样,这些陪葬品中的雕刻和图案信息,同样体现了墓主人的政治企图。

虎鹰博击戈的命名之辨

对于虎鹰博击戈的命名,一直以来莫衷一是,其中在公开的媒体上发表过的名称,大体就有好几种,一种命名以戈上纹饰为重点,称为“虎鹰博击戈”;也有加上工艺描述的“虎鹰互搏銎内戈”或“虎鹰互搏透镂式銎内戈”的称呼……无论何种名称,其命名的方法大体一致。

按照古代文物的定名要素,首先应该有明确的年代指引,以虎鹰博击戈为例,其名应加上“春秋末期某某戈”;其次应该是特征,“春秋末期晋国某某戈”,最关键的在特征,该戈的最重要特征在于纹饰:一只虎与一只鸟在搏斗。尽管该戈的命名较为多样,而其中“虎鹰”都是存在的,那么。虎的样式是被认可的,而那只鹰,却值得商榷。

1992年,久被考古、历史学界关注和祈盼的晋侯墓地终于在曲村-天马被发现,之后发掘出9代晋侯及10位夫人的墓葬,每组都有车马坑,大量珍贵文物出土,许多历史悬疑冰释,2000多年前的晋国仿佛就在眼前。而其中的“青铜鸟尊”就出自晋侯墓。根据出土文物推断,晋国的图腾是玄鸟或者凤鸟是不争的事实,而更有资料显示,晋国的图腾就是鸷鸟。

而赵简子曾经关于鸷鸟有一句很经典的典故,《汉书?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一百个诸侯,也比不上一个天子。”诸侯比作鸷鸟,天子比作大鹗,这个比喻不是没有基础的,早在殷商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各有各的图腾崇拜,多以凶猛的禽兽为主,史籍记载,至西周始,诸侯国多以凶猛的禽鸟为图腾,而晋国的图腾,即是鸷鸟。

那么,虎鹰博击戈这样的命名,显然是不准确的,较为准确和符合当时实际的叫法应该为“虎鸷互搏戈”或者“虎鸷搏击戈”。

鸷鸟代表晋国,从出土的虎鹰博击戈以及其他“虎鸷”造型的物品来看,赵简子“昌赵氏、代晋侯”的政治野心,以虎搏鸷为造型和主要装饰纹路的随身物品和雾气,就是最生动的体现,而其超规格的“七鼎”僭越随葬,更为此提供了其“平天下”的野心佐证。

赵简子死后,赵无恤赵襄子(即赵襄子)即位,赵简子与其子并称“简襄之烈”。赵襄子之后,其弟赵桓子自立为君。桓子死后襄子之兄赵伯鲁之孙赵浣,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赵烈侯。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赵烈侯成为赵国的开国国君。

赵简子死后70多年,终于使嬴赵氏成功上位为诸侯。而这件虎鸷搏击戈,成为他振兴赵氏,奋发图强的实物佐证,也是他对他未完成的事业的一种遗憾,同时,也是对子孙后世的一种鞭策。

所以,这件赵卿墓中出土的戈命名为“虎鸷搏击戈”是比较准确的,而这件虎鸷搏击戈以及赵卿墓中出土的其他虎鸷互博器物,都成为赵卿分晋自立思想的实际证据,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意义。

虎鸷搏击戈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

虎鸷搏击戈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太原建城2500年的重要礼器。古晋阳城历史记载,就是赵简子修筑的,太原作为一个较大规模的都城,正是从赵简子时代开始的。历史记载,赵简子建城太原,与其他家族争权夺利,并且在太原地方发生过几次重大的战争。

公元前490年,赵简子击败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联合击败智氏,平分其地……而击败智伯的战争,就是发生在古晋阳。

所以,作为三家分晋的重要证物和渊源,这件虎鹰博击戈都价值非凡,而三家分晋这个历史节点,正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换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机缘巧合之下,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都凝缩在这个小小的陪葬礼器之上。在三家分晋历史事件发生之前,晋国的整个政治气候和势力划分,都已经非常明显,通过虎鹰博击戈,能够充分地体现。

综上所述,虎鹰博击戈这件礼器,是三家分晋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的历史事件的见证,也是古晋阳城建都的重要佐证。

所以,说虎鸷搏击戈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文物发现一点也不为过,而作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应该是名至实归。

作者:吉建军,字劳伍,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

本文为作家吉建军授权艺美网进行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艺美网。

  • 看赵简子这件兵器能够洞穿什么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