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万字书写胶东保卫战壮阔历史——《半岛逐鹿》研讨会昨日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探讨红色文化

 

一场胶东保卫战中,农民、地下工作者、民兵等基层民众都做了哪些事?经历了什么样的事迹?12年前,山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鲁东大学兼职教授金延铭,在接触红色文化建设中对此产生了兴趣,如今,他用26.7万字详写的《半岛逐鹿》详实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胶东保卫战的全过程,书籍已于2024年9月出版。昨日,由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文史馆、烟台市文学艺术联合会、烟台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胶东文化交流中心协办的《半岛逐鹿》研讨会在烟台举行,人民出版社和省文史馆等专家学者齐聚烟台共同研讨书籍优长及红色文化传播。

 

 

研讨会上,金延铭介绍,写书的想法产生于2013年6月,当时烟台市委调整了胶东红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他参与红色文化工作中接触了很多相关的历史资料,内心对这场正义的人民战争过程产生浓厚兴趣,尤其是一个个普通的人民子弟兵和农民如何战斗的故事让他着迷,于是开始着手慢慢搜集一个个的故事。写作过程中,他坚持“史实资料必须正规”、“通过各种人物多角度描述”、“努力将零散的红色故事系统化”三条自我要求进行写作。全书以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战场的胶东保卫战为主要历史背景,记述了胶东革命老区广大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保卫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在1947年国民党向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调动20万正规军组成胶东兵团向胶东解放区大肆进犯时,同仇敌忾,奋起自卫,不惧敌强我弱,不怕流血牺牲,积极参军参战,全力支援前线,最终取得胜利的光辉战斗历程。其中,着重记述了我军基层指战员、胶东革命老区的支前民工、民兵和地方武装、地下工作者、乡村党政青妇干部和儿童团长、翻身农民骨干等普通干部群众的英勇事迹,记述了兵工企业、野战医院、育儿所、海关、报社和军事测绘等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强敌进攻下,不畏艰险,坚持斗争,坚持工作,在不同战线上为赢得胜利所经历的战争考验和作出的贡献。同时也记述了国民党方面一些人物,如市长、被俘警察、军统特务以及一些资方人员等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全书内容揭示了人民战争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

 

 

“这本书在叙事方式上可读性很强,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事件融入到时代洪流中,传承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让我们重温先辈的奋斗与牺牲,激发历史使命感。”人民出版社副编审詹夺表示,该书在各级审稿中获得很高评价,以记实文学的形式展现了一幅胶东保卫战的历史画卷。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唐锡彤说,这本书自己看了两遍,弘扬时代主旋律,思想深邃,格调高雅,文字精美,大大小小的战役事件、战争中各个岗位职责以及人物故事描写非常详细准确。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提到,这本书不仅是聚焦解放战争时期胶东保卫战的历史著作,其内容也与红色文化的传播紧密结合,并对红色传播产生积极作用。在大力推广红色文化的今天,红色文化故事十分可贵。2025年3月7日,由烟台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山东工商学院举办的“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中, 200册《半岛逐鹿》被一次性赠予学校,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 26.7万字书写胶东保卫战壮阔历史——《半岛逐鹿》研讨会昨日举行,省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探讨红色文化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