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鼓”——盲人撑起光明的国之非遗

刘志刚 文/图

许多年前,当我第一次在老戏台上看见一群盲人手持乐器,高声说唱,让我听的聚精会神,台下观众不住的喝彩,使我感动之余,竟然忘了身上背着相机,居然忘记拍照记录,同时在想这是什么曲艺品种?以前从来没看过,它的韵律像京韵大鼓、河西大鼓,高亢之处又有点像陕西的高腔。问到导演,才知道这是我们胶东的宝贝,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胶东大鼓”,于是,在查阅烟台市非遗相关资料后,才知道它的由来与历史渊源。于是乎便有欲望和机遇去采访了几位盲人大鼓艺术演唱者。

 

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胶东大鼓”,“胶东大鼓”演唱者均系盲人,故名盲人调,俗称瞎腔。又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书鼓与其它地区流行的大鼓无异,所以也叫大鼓。

它的唱腔有“大三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落腔”等形式。

 

“胶东大鼓”已然起源于胶东地区,并流行于胶东半岛沿海各县市区(以烟威地区为主)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让人惊异的是居然为盲人开创。俗称“盲人调”。据文化部门与《胶东文化遗产大观》一书介绍,在乾隆初年,就有盲艺人山东荣成的刘学义(约1737年始)为代表人物,其后又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莱阳徐尚厚,道光十八年(1838)福山的刘行有,同治七年(1868)黄县的丁戊辰,光绪二年(1876)蓬莱的杨大田等。按乾隆初年荣成刘学义出现时推算,该曲种产生已有二百六十年左右的历史。

 

历史上“胶东大鼓”的传统剧目颇多,乡俗意味浓,历史题材、打情骂梢、幽默诙谐的曲段较多,如《鞭打村花》《过新年》《吕洞宾戏牡丹》《刘伶醉酒》《田秀英圆梦》《湘子上寿》《三度林英》《大螃蟹》《馋老婆》《吕蒙正教学》《谭香女哭瓜》《曹秀英卖文》《姜太公卖面》《韩湘子讨封》。中长篇有《紫金镯》《进宝传》《诸葛亮打狗》《双兰记》《天门阵》《小英烈》《呼杨合兵》《五女兴唐记》等。

“胶东大鼓”虽为板腔体结构,但为了演出时调节气氛和观众兴趣,有时也需要穿插曲牌演唱。

 

“胶东大鼓”演唱者均系盲人,故名盲人调,俗称瞎腔。又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书鼓与其它地区流行的大鼓无异,所以也叫大鼓。明末清初时,盲人调音调都比较呆板、单调,直到黄县的丁戊辰(1868)探索革新,借助关外的“靠山调”、“满洲转”,以及“茂腔”“河西大鼓”“京韵大鼓”等丰富了曲调和曲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曲调,据孙彩惠介绍,它的唱腔有“大三腔”“起腔”“二板”“平腔”“快板”“落腔”等形式。而“大三腔”是“胶东大鼓”最早的唱腔之一,由三大句唱腔组成,具有节奏宽阔、音域宽广、大起大落之特点,可以无限地延长,富有粗矿、高亢、婉转的山歌风味;“起腔”是开篇唱腔,节奏平稳、悠长、抒情、婉转。“二板”是在“起腔” 之后“平腔”之前的唱腔,唱法与“起腔”略同,起到链接的作用;“平腔”是“胶东大鼓”的主要唱腔,节奏平稳流畅,富有口语化和较强的叙述性;“快板”也叫“流水”和着“贯口板”行云流水,有板有眼,一板贯底,速度快、紧张而热烈,是“调情绪”的节奏,往往用在曲目的高潮部分,或结尾处以欢快热烈的气氛收场。而“落腔”则是在曲目快终结时候的一种唱腔,婉转花腔的风格叫“花落腔”,干脆利落的一种叫“熬头”; “胶东大鼓”虽为板腔体结构,但为了演出时调节气氛和观众兴趣,有时也需要穿插曲牌演唱。常用的曲牌有“满洲迷”“娃娃调”“花调”“茉莉花”等,有时还把京剧唱腔插入其中,所以“胶东大鼓”也叫“二黄大鼓”。

 

他们由于残疾,人生都很坎坷,但坚持演唱的初心不变,他们有些人目前还是住在土坯房中。

 

胶东大鼓的伴奏乐器有开场前的鼓套和随腔伴奏部分,早前乐器只有大鼓、半月板和三弦,其伴奏形式早年盲艺人演唱阶段为自弹三弦、左右脚各踩绳槌反击固定在架子上的书鼓和钢板,从而形成了伴奏形式和伴奏乐器的独特性特征。随着艺人和艺人之间的交流碰撞,于是后来就借鉴并加上了坠琴、二胡、扬琴、板胡等多种乐器演奏。表现力更加强大,深受观众喜爱。

 

为了生计,他们会坚持出行到各个村落去演唱,去挣点生活费。

他们经常会冒着风霜雪雨走在乡间和充满泥泞的路上,有时在山间小路上跌倒及掉到沟堑中是家常便饭。

 

大鼓流行何地则冠以该地名称,名字曰福山大鼓、蓬莱大鼓、荣成大鼓等等。直到1949年9月,继承人梁前光在青岛大众游艺社演唱时,当时的胶东文化协会根据这一曲种流行地域、语言特色以及以胶东各地大鼓合成的因素,正式定名为胶东大鼓。据周霞介绍,“胶东大鼓”所形成的流派依胶东地域可分为北、东、南三路派别,“北路派”以蓬莱(包括今烟台市开发区部分)、黄县(今龙口地)、烟台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等地。早起名家有丁戊辰、周洁美、杨大田等。后期有周德香、任福庭、吴先达等。“北路派”唱腔高亢明快、婉转起伏,旋律性强,并富有乡土风味,在各路中影响最大;“东路派”流行于荣成、威海市、文登、乳山等地。曲调质朴,少华彩,多口语化,富于说唱性。以号称“彭调大鼓”的彭润芝为代表,纪佩南、宋开振亦颇有影响力。“南路派”则流行于莱阳、栖霞、海阳、招远、莱州、莱西、即墨、平度等地。早期以莱阳徐尚厚为代表,继而栖霞的张振宝、冯玉香也闻名一时。由于吸纳了“茂腔”及弹唱为主,以及借鉴“东路派”的风格,还有乐器八角鼓的创新,“南路派”则带有浓郁的地方戏曲风味,同时大量选用一些民间俗曲曲牌,变板腔体为主插体,因而,南路风格迥然不同。

 

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非遗项目,同时也为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生存问题,特地为他们免费颁发了经营许可证,并为他们到各村演出开了介绍信和倡议涵。

 

历史上“胶东大鼓”的传统剧目颇多,乡俗意味浓,历史题材、打情骂梢、幽默诙谐的曲段较多,如《鞭打村花》《过新年》《吕洞宾戏牡丹》《刘伶醉酒》《田秀英圆梦》《湘子上寿》《三度林英》《大螃蟹》《馋老婆》《吕蒙正教学》《谭香女哭瓜》《曹秀英卖文》《姜太公卖面》《韩湘子讨封》。中长篇有《紫金镯》《进宝传》《诸葛亮打狗》《双兰记》《天门阵》《小英烈》《呼杨合兵》《五女兴唐记》等。

近代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的胶东大鼓以它的独特韵味曾经吸引和感染了世界音乐大师,1923年,克莱斯勒来烟台,耳濡目染了胶东大鼓的神韵,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他创作的世界经典名曲《中国大鼓》,成为近百年来世界乐坛反映中国乃至亚洲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领队冯兆俊会经常组织他们排练及演艺项目。

 

建国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胶东大鼓也不断地根植于地方民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们自发地组织小团体,到各村走街串巷,为村民们演出,田间地头也常见他们的身影。据有些盲人艺人讲,地方的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求村委给他们提供方便,到哪村演出,哪村负责管饭,并适当提供点酬劳,为他们解决点生活困难问题。但有些村落执行不到位,盲人到村子,无人问津,也给他们带来了求生求艺的不便。我采访了他们的演艺之路与生存写照,在此列举,以点盖面:张福成,47岁,盲人艺人,胶东大鼓栖霞盲人代表队负责人,烟台市级非遗传承人,栖霞翠林街道翠林村人。15岁跟当地已故盲艺人王成春师傅(已故)拜师学艺,之后并得到栖霞已故著名盲人老艺人、省级非遗传承人,他师傅的师傅王志部学习了正宗“大鼓”老腔的唱法真传。开始学艺时,按照盲人艺人做法,正月里下各村去巡演,徒弟必须跟着师傅一起去村里演出现场,在演出前后顺便交给徒弟学习基本功,他是先学习了乐器当中的打“钢板”。他从小聪明好学,在演唱上有天赋,在正月师傅们演艺开始,到走村串巷50多天,他居然掌握了“打钢板”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几段儿传统“段子”的唱法。记得他第一个会唱的段子就是《吕洞宾戏牡丹》,后来他又利用平时在家期间反复练习各种唱段。盲人艺人一年四季有200多天在外漂泊,到栖霞各乡镇走村献艺,为村民们演出,同时也为了能解决温饱问题。张福成与师傅们一起,扛着行李,爬山涉水,走村串巷,风雨无阻,吃尽了艰苦岁月,同时也在演艺路上逐渐学会了基本唱段,并在多年的积累中学会并掌握了弹奏三弦、胡琴、大鼓等多样乐器的技艺。

 

有时他们会集中出一两个月,带着被褥,推着小车,走到各村去祈求演唱,有些时候也会遭到冷落无助的时候,因为目前当代的新演出形式会淘汰了传统的方式,受众面有限。

当问及他们在路途遇到的艰险时,张福成说道“他们这些盲人艺人在路上遇到艰险,路途跌跤、被摔伤是家常便饭,经常地事,有些盲人艺人在路途被摔断了腰、腿、胳膊的大有人在,而且老辈艺人甚至被掉进沟壑山崖当场毙命的也有。有一次走在栖霞寨里镇附近的废弃金矿坑边,由于没有护栏,就一头栽进了十几米深的矿坑里,矿坑里是深不见底的水潭,所以没能丧命,但他不会游泳,到水里后水浮力大,他在水里拼命呼叫挣扎,他师父与其他盲人一起接上绳子送下去,他拉住绳子拼命往上爬,才得以脱险。”,张福成还说道“在旧社会,老辈艺人规矩严厉,在收徒弟时要跟徒弟立下字据,有三不管之规,第一,走在路途自己摔死不管;第二,被村里牲口踢死不管;第三是教学技艺期间如被师傅打了致死不管;可想而知旧社会学艺有多难”。

 

他们比常人更加费尽脑筋和周折去考虑如何生存下去,并舍不得这看家本领被丢失,总想把胶东大鼓传播出去。

 

改革开放以后,逐渐恢复民间技艺,他们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地方文化局等部门一定程度上的辅助与支持,给他们颁发了当年由山东省文化厅统一盖章由地方文化部门管理的“营业演出许可证”。他们随后可以拉着小推车,走村串巷去祈求能有村子接收他们,演艺一场,有点生活费,但现实很骨感,大部分村委都愿意接收他们,因为经济社会,村子的经费不能乱用,他们个体行为,又不能开发票,很难走帐。后来栖霞文化馆的领导安排他们到当地的旅游文化地——“牟氏庄园”庄园里的戏台上经常是游客旺季,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为游客展示那国家级非遗项目“胶东大鼓”的韵味所在,文化馆的负责非遗项目的领导也积极地为他们争取成为县、市、省三级非遗传承人,能让他们在社会上得到认可和相应的待遇。

 

随着文旅热潮的到来,政府也时常帮助他们推送,胶东大鼓也受到了游客们的青睐。

冯照俊,莱阳盲人文艺宣传队队长,55周岁,在胶东大鼓团队里擅长拉坠琴,15岁在莱西跟胶东大鼓著名艺人李坤宝学艺学拉琴,85年莱阳市残联为他们成立了“盲人文艺宣传队”主要是表演胶东大鼓,当年队里有38名队员,后来这支队伍折损大半,由于人员组成都因身体状况,长期在外漂泊演艺,历经风雪,经常跌跤,身体摧残不堪演艺,早早离世。我的照片中表现的盲人演艺人员孙进民老人,目前是当地有名的“无保户”,被镇政府送进了养老院托管。他15岁就在莱西学艺,之后回到莱阳一直跟盲人宣传队学艺,由于是孤家寡人,生活上十分困难,曾经有人给他“说媳妇”,但遭到亲戚和村人反对,怕他今后养不活人家,结果他当时一时想不开,就喝了做豆腐的卤水想自尽,被村民救起诊治,之后嗓子受伤,有些沙哑,演唱时声音不是太好,但如今在队长冯兆俊及莱阳市文化馆的相关负责人的积极争取下,莱阳每年的梨花节、丰收节以及年俗节庆,他都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争取盲人艺人 演出胶东大鼓的机会,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做出很大贡献,也为贫苦盲艺人的生存条件改善做出了贡献,在乐队因为他是拉琴的,不是主唱,所以不好推荐为非遗传承人,但他不在乎,身为队长,不断地为他们队里演唱长者们积极争取推荐非遗项目传承人,目前,有三人成功成为烟台市级非遗传承人。

 

每个盲人演唱者都非常珍惜每次来之不易的演出机会,他们会以最大的激情发挥出出他们最高水平。

他们演出时的乐器有传统的大鼓、半月板和三弦,又逐步加上了坠琴、二胡、扬琴、板胡等多种乐器演奏。表现力更加强大,深受观众喜爱。

 

这些艺人目前的演艺状况也参差不齐,有的就有的放矢,比如栖霞的一群盲人大鼓团体,就被栖霞文化馆邀请,在“牟氏庄园”景区内戏台上经常为游客表演“胶东大鼓”的传统剧目和新创作曲目。这样来发扬胶东大鼓的作用,扩大它的影响力,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同时也解决了这些盲艺人的温饱问题,每年烟台市在过春节期间传统并知名的“毓璜顶庙会”,在民间文化节期间都邀请盲艺人表演“胶东大鼓”的精彩曲目。让观众了解当地知名的国家级非遗的技艺,继承传统文化。特别要提及的每年在济南举办的全国非遗博览会上,年年都有艺人当场表演,把齐鲁大地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出去。

 

盲人传承人们也感觉到文旅的春天到来了,他们也会平时兴奋地激情排练新曲目。

但目前胶东大鼓的传承人都停留在盲艺人的层面上,随着时代的时尚化,面他们还是面临着生存与传承的极度困境,机会对他们来说少的可怜,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把这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下去是个课题,也同时呼吁社会各阶层人士能伸出手来帮助他们。

 

目前,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发挥及盲艺人们的生存问题还有待探讨和进一步拓展空间问题,笔者的建议是:一是要和文旅项目紧密结合,在演艺表现形式的创新及发扬传统上找到更多的突破口。二是要呼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如有可能在央视媒体、网络自媒体如抖音、快手平台上发挥作用,增加粉丝量等来解决经费问题。在这方面有过一个鲜明的例子,有个业余的年轻歌手,他的名字叫杨永程,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央视最有影响力的《星光大道》栏目组选中,登台演唱传统曲目《偷年糕》时,加了rapper和变奏,整体即协调又不失传统乡土风味,并且受到了主持人朱迅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并表示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光大,这在当时也成为轰动一时的节目。三是利用振兴乡村文化项目来发挥和弘扬。四是把胶东大鼓融入音乐类专业院校,把它植入民间音乐课程当中去,让学生感受并传承与创新。用一种新时尚的样式把传统项目传承下去,让年轻人感到即新鲜又喜闻乐见,这样才是继承传统,才有文化自信,从民间的根基发展到世界大格局的文化领域中去。

 

作者简介:

刘志刚,烟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烟台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半岛经济研究院胶东非遗研究中心主任。

  • “胶东大鼓”——盲人撑起光明的国之非遗已关闭评论
    A+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30日